最近发生在藏区的事件又让世界将目光聚焦在这雪域高愿.而事实上,在修建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之前很长时期,由于西藏地处世界屋脊,使许多人对前往那里感到为难,加上藏族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很少出远门与外界交流,所以,藏文化长期以来都局限在藏族人生活的区域,很少与其它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也因而使藏文化长期处于比较原生的状态,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处于比较原始和封闭的状态。尽管如此,西藏的寺庙和民居还是有着浓厚的多元文化的痕迹。(西藏会有更美好的前景
中国对藏民族文化的鼓励与帮助,使得藏文化在世界上更广的范围被人们所知。特别是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藏民族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大大拉近了西藏和世界的距离,加快了藏族民众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政府对藏传佛教经典的大规模整理,以及对一些典籍的妥善处理,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对藏文化的有力保护。比如我的友人西藏第五世策墨林活佛单增赤列就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套用木板将近10万块,重刻新版大藏经《甘珠尔》,成为一项跨世纪的传承藏文化的恢宏工程
中国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保护西藏传统文化,包括对民间文化开展大规模的收集和整理,建立从国家到区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对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佛教寺庙进行大规模维修等。在中国政府的的争取下,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尔卡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拉萨市也十分重视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保护,每天限制参观的游客数量,减少布达拉宫所承受的压力,值得称道
又比如,藏医就是藏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了不起的一项成就,和中医一样,是藏族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充分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医疗技术,但却被不少不了解藏文化的国际人士所误解,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阻挠,甚至被无端地批评为"迷信"、"愚昧"。为了深入研究藏医藏药的诊疗机理,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深入了解并且传承藏医技术,中国已初步建立从国家到地方专业藏医学研究体系。不少大中专院校如中央民族大学就开设了藏医药研究所或藏医专业。今年相继出版的《中华藏本草》和《中国藏药》等大型工具书,也填补了藏医药学研究的空白
正如法兰克福《汇报》文章所说,"西藏文化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繁荣……"在中华大家庭的和合环境中,古老神奇、绚丽鲜活的藏文化将更加全面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与中华56个民族的文化共同繁荣
藏文化属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
只有和平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和进步。自古以来,所有遭到破坏的宏伟建筑和璀璨文明,几乎都是被战争破坏和毁灭的。1948年,如果没有国民党将军傅作义的良知,今天的我们就不会再看到数千年历史的宏伟故宫建筑群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连绵起伏的银色雪山在雪域高原神圣不可侵犯,宫殿和雪山脚下,有汉藏僧俗共同捍卫他的庄严,使他见证民众生活的变迁

1990年的时候,西藏不少地方连自行车都没有;现在的西藏几乎所有牧民都拥有了摩托车。牧民生活的这些变化是牧民自愿选择的。他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民众的贫富差距在缩小。如今的藏区既保有原生的宗教,人们又能够平等而有尊严地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
美国著名的藏学家梅·戈尔斯坦认为,"文化不仅仅是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它应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有权利选择他们可以接受的变化,牧民同样有权利选择他们喜爱的生活方式。"这正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占大多数的汉族人接受了来自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甚至礼仪。从来没有人会强制性地"撤销"这种选择
2006年4月,中国举行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中国西藏文化论坛又于2006年10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首个专门研讨西藏文化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的国家级学术论坛。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出席了这次盛会。两次盛会都面向全世界宣传和弘扬佛教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大量的图片和文字的展览加上实地考察,使世界为之发出赞叹
据了解,中国政府在2000年以来,陆续拨款3.3亿用于维修布达拉宫、罗布尔卡与萨迦寺;"十一五"计划期间,中央政府还将拨付专款5.7亿元,用于维护西藏九大佛教工程
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是汉藏共同的利益,藏民族传统文化是属于世界的文化瑰宝。自吐蕃时期,藏汉两族就结成了亲如兄弟的关系,相信在中华大家庭中,一个繁荣文明、和谐开放的西藏将展现在世界面前

上一页  下一页